海南“家庭医生”签约遇冷 收费无细则成推广阻碍

房产那些事儿 2017-07-21 17:42:38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近日,省统计局发布了我省城乡居民医疗资源利用状况专项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受访的近1500名居民中,“家庭医生”签约率仅为11.42%。

近日,省统计局发布了我省城乡居民医疗资源利用状况专项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受访的近1500名居民中,“家庭医生”签约率仅为11.42%。其中,海口、三亚、儋州受访居民的签约率分别为8.96%、17.39%和13.13%。而根据对受访居民反馈信息的综合分析,签约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宣传不够和医院不够主动积极。

据了解,我省是国内较早推进“家庭医生”的省份之一,2013年,陵水作为国家乡村医生签约试点,2014年扩大到海口、三亚、琼海、昌江等4个市县。2016年制定了《海南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试行)》,在全省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但记者走访发现,目前不少社区卫生服务站都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但推进过程与签约后的服务质量等方面,仍存在居民知晓率低、参与热情不高、签约医生不积极等问题。对于居民最期望的上门看病服务,更是由于制度没保证,收费无标准等原因而难以实现。记者 林文星

实用指南

A “家庭医生”提供哪些服务

在对有需求的约定人群提供基本医疗预约门诊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通过预约、互动等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居委会及其家庭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自我管理。

B “家庭医生”如何收费

家庭服务医生提供的服务大多都属于12项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范畴内,此外,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服务外,根据签约居民的需求,“家庭医生”可以提供个性化有偿服务,费用按物价部门定价(或双方协商)收取。

C谁可签约“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对象为辖区内常住居民,以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重性精神病患者、结核病患者、孤寡老人、残疾人等为重点签约服务对象,再推广至其家庭成员,最后扩展至辖区内所有居民。

1调查数据

1434名受访者中“家庭医生”签约率仅为11.42%

根据对受访居民反馈信息的综合分析,“家庭医生”签约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宣传不够,部分居民从未听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且部分医生不够积极,把“家庭医生”服务当成了负担,只做表面工作。

2尴尬现状

很多居民不了解“家庭医生”概念

据了解,我省是国内较早推进“家庭医生”工作的省份之一,2013年陵水作为国家乡村医生签约试点,2014年扩大到海口、三亚、琼海、昌江等4个市县。2016年制定了《海南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试行)》,在全省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其中,海口在试点一年后,于2015年10月30日印发《海口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医生与居民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海口居民“家庭医生”的签约情况如何?近日,记者也走访了海口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据了解,目前海口多数卫生服务站已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居民也不在少数。“卫生站成立了四个团队,今年已经与2000多户居民签约。”位于海德路的昌茂社区卫生服务站张站长向记者表示,服务站于去年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至目前已稍见成果,但他也坦言,后续签约推进过程仍存在不少难题。

“很多居民对家庭医生的概念不清楚,就算知道了很多居民也不太愿意签约。”张站长表示,对于患病的居民来说,优选是去大医院,认为与社区卫生站签约“家庭医生”意义不大,而对于不经常患病的居民来说,没有看医生的习惯,小病不舒服直接上百度等网站查询或自行购药,更是不愿意签约“家庭医生”,“许多看病需求不大的居民还担心泄露个人信息,对签约家庭医生比较抵触。”

记者走访时也发现,虽然海口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经有三年左右的时间,但不少市民对“家庭医生”这一概念仍十分陌生。家住皇家花园小区的王女士因体质弱易引发感冒、发绕,经常到社区卫生站问诊,但她表示并没有医生向她告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她对“家庭医生”的认知只停留在电视上,“电视上看到外国有私人医生,家庭医生是不是类似的?”

3推广窘境

上门访视等签约服务难实现

根据《方案》要求,社区医生要为签约居民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护理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以及面访、家访等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健康评估和咨询。对空巢老人和行动不便有特殊需求的签约居民提供上门访视、家庭病床等服务。但记者走访发现,实际操作中,这些签约服务很难实现。

“目前我们的家庭医生服务只是结合公共卫生服务来做,比如居民家中有新生儿,我们上门做防治宣传,这是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但也算作家庭医生的工作。”昌茂社区卫生服务站张站长表示,这也是目前多数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工作较为普遍的做法。换言之,签约后的“家庭医生”并不能为签约居民提供专属“家庭医生”的服务。

采访过程中,府城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符医生更是向记者坦言,目前签约“家庭医生”的实际意义并不大,“就目前签约的情况来看,每个团队至少要负责几百户居民,卫生站的工作都忙不完,哪有时间去家访和面访。”符医生无奈地表示,即使是签约数达到了辖区居民30%的目标,但也仅仅是表面的数字,居民并不能享受到额外的服务。即使是居民签约后咨询健康问题,也只能通过卫生站公用电话咨询,签约医生一般不会留下个人手机号码。

制度无保障收费无细则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本意是为了让居民在家就能享受到方便、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等,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目标仍存在许多阻碍,尤其是在“家庭医生”“上门看病”方面,基本无法实现。“以常见的输液为例,如果上门给病人输液,医生不可能全程守候,输液过程中患者如果出现突发问题,医生很难及时提供帮助。”府城社区卫生服务站崔站长表示,目前“家庭医生”只能提供健康指导和咨询服务,难以做到上门看病。

此外,上门看病还面临着制度和费用等方面的难题。滨濂社区卫生服务站王站长向记者表示,执业医师原则上是不允许在执业医疗机构之外开展医疗服务的,否则有非法行医的嫌疑。此外,上门看病可能涉及到收费,按照《方案》规定,如果涉及到收费的按物价部门的定价或双方协商后收取一般诊疗费、药品、检查等费用,但目前对于“家庭医生”上门看病还没有明确的收费标准。

而另一个现实的阻碍是,上门看病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取证和责任认定都十分困难。“现在医患关系那么紧张,去人家家里看病出事了算谁的责任。”一位不愿具名的社区医生表示,这也是不少社区医生不积极推广签约服务的原因之一。

4相关建议

加大宣传力度完善保障制度

原本是对社区居民十分有益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却在居民和医生两方面都“遇冷”,那么该如何推广,不少社区卫生服务站表示,希望有关部门在制度和资金上给予更大的支持。

海南省统计局也在调查后提供了对策,建议加大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力度,通过公示“家庭医生”信息、舆论宣传等方式整体提高居民对该服务的认识,树立“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意识。并采取有效措施激励社区医生积极投入“家庭医生”签约工作,避免消极应付,双管齐下才能把“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做实,切实促进医疗资源利用。

(来源:林文星)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